|
本帖最后由 丁飞菲 于 2012-8-15 20:45 编辑 + [& {. u9 F V$ N* S
3 |! N [, \$ J; P3 x- f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保健,尤其是女人,一生多经过月经期、妊娠期、哺乳期、更年期等特殊生理时期,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营养损失。因此,对症进补,是每个年龄段女性都会面临的普遍问题。如何做到科学进补,一起来听听专家们是怎么说的。, P& Z$ f: q0 Z0 `+ A3 p1 k1 p! f
5 d" V% q$ N$ Y* s& N
“虚则补之”是中医治疗疾病的调理方法,不过,进补不能不分清红皂白地胡乱服药,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,否则不但无益,反而有害。比如人参、鹿茸一直以为被视为祛病延年的灵丹妙药,不少人即使无病也常服用。实际上,它们有温补阳气的作用,对气虚阳虚患者比较合适,而阴虚火旺或阳气亢盛的患者,服用后可造成鼻出血,月经量多,甚至崩漏。
# T. @; {( g3 \) M1 A/ j3 r 2 }3 b9 [0 A" W6 ^; j7 b
辨明体质情况对症进补 7 m' Q1 Y$ \; w. G$ |1 b
适当的进补,有益人体健康,但欲话说“药补不如食补,食补不如精神补”,尤其女性朋友当以愉悦心情,增加锻炼为首要,适当营养为宜。1 C4 i {6 w. g) T+ A
进补之前应辨明个人体质。需进补的人一般以虚证为多,中医虚证分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的不同。以食补为主,药补为辅。
1 G) x0 f* o; m/ T; H 9 I# D9 T. \! i$ J! ?! D
气虚 * E1 E' F* V2 ?; ?
症状:倦怠、乏力、面色苍白、短气、懒言、月经量多、色淡、舌质淡、脉濡细。
0 y2 p: t+ v7 p' c 食补方案:气虚者食补可用瘦肉白参适量加水炖汁,生黄芪炖母鸡。: i4 O2 t3 ]& V7 Q9 n
药补方案:可用党参膏、参芪膏每次一匙每天二次。
+ z. w! l' v4 v! ^8 n; {) K! v % P$ Q5 t- j7 J+ I9 K
血虚
. U" \" U+ W' w2 G* R: o: u9 j 症状:面色萎黄或苍白,口唇瓜甲、牙龈色白,倦怠乏力、消瘦、失眠、心烦、月经量少或闭经,舌质淡,脉濡细。
. V! r, p1 C$ \- R; o9 o2 z 食补方案:炒猪肝,胡萝卜饭或生吃胡萝卜,阿胶于黄酒中浸泡24h后隔水炖溶,加入花生米,冰糖边炖边搅拌或糊状后置冷成膏,每次一匙,每日二次,2 p4 N! t! [+ w8 M% m
药补方案:十全大补膏,补气养血膏,八珍汤。
* K4 Q- I6 o" e. ~
$ \7 a: `; ]7 W 阴虚
( ?/ o; e g+ N* ^, c# x 症状:午后潮热,面色潮红,消瘦,口干不欲饮,腰酸, 膝软,月经量多,色暗红,舌质红,舌体瘦小,苔薄,脉濡细.% z O1 H7 N0 n; ]
食补方案:蜂蜜炖梨,西洋参泡茶(适用于气阴两虚者),老鸭汤。
7 c/ A- _% Z% c# C 药补方案:六味地黄丸,乌鸡白凤丸,龟龄膏。
& [9 y! |9 T' F; e- p: C! X, ^ W7 N" S
% }5 G, d, i M 阳虚 + p4 {1 L [2 q+ i; v
症状:面色发白,乏力,畏寒肢冷,小便清长,大便溏薄,舌质淡胖而润,苔薄,脉沉缓。
) x) d/ J% d5 ]/ E: J/ D 食补方案:当归生姜羊肉汤,牛骨髓汤等。& j" `) `1 E7 r' S
药补方案:参鹿补膏,鹿茸片,金匮肾气丸等。
* l4 z' G( b( n U3 J8 p
0 D. ^: l0 J7 H: G9 n2 k2 C 进补须知 6 j! ^! i7 v$ ?
进补期间忌食生冷,不可多食油腻,以免影响吸收,如感冒,咳嗽,发烧等则停服补品,服人参时忌服萝卜,以免影响人参功效。
7 y8 c# I* P B) `( S0 h& l 9 s' b& Z0 n# D2 D2 ?. W3 Z
妇女经期忌补 / A5 W; H/ u8 i4 b( y- \
妇女经期是一个特殊的时期,“以通为和”,经水排泄顺畅是首要问题。经期进补,影响经水排泄,不利于生理周期。妇女进补以经后为宜,一般可进食红枣,胡罗卜等补铁补血之品。没有明显虚证表现不需服补品、补药,只一般食疗即可。经前紧张综合征,更年期综合症等大多与肝郁气滞有关,可在经前或平时服用疏肝理气的玫瑰花茶,茉莉花茶等有一定益处。$ y3 X9 Y" E: K" O# j
( U8 G! X: ~ q V; T8 z& ^
女性进补 养血为主
- ?4 Q7 G% U5 Q 30%以上的女性有程度不同的贫血症,因此妇女要以“养血为本”。对于患有月经不调、经量过多的女性,可选用人参、当归、川芎、黄芪等单味中药,亦可选用补中益气的乌鸡白凤丸、阿胶补血浆等中成药。日常生活中多吃海参、鱼虾、红枣、猕猴桃、葡萄、桂圆、芝麻、菠菜等食物。
% x* b0 S5 d* M6 G) L2 |8 L |
|